close

學業理解多元文化的切入點

  大部分涉及教育的人並不清楚理解的本質,也不知道該如何證明是否已經達成理解。

  理解指的是一個人能夠將他在某種教育環境中習得的知識、概念或技能,應用於與此知識相關的新的情況中。

  理解只有在學生表現出來的時候才能得到瞭解和確認。

  包羅萬象勢必流於表面化。

*隨想:很重要的提醒!做得多不代表做得對或做得好。

  以理解為目標的教育,需要一種「螺旋式課程」,各種豐富、生產性的概念必須反覆出現在學生的求學生涯中。

  符號系統的學習必須以在學齡前已經達成的常識性的理解為基礎,必須與常識性的理解相關。

  一位有靈感的教師,一套生動活潑的課程,一位能夠感同身受的良師益友,一群志趣相投的夥伴,都能夠讓純熟精通的早期階段變成美妙有趣的經驗。

  永遠都不需要提供一個單一的正確答案,或規定一套做事方法。

*隨想:但是,多數現職老師仍習慣用單一答案、單一方式來指導學生。當老師都沒有「開放」的思維,如何教出富「創造力」的孩子?

  學校經驗無法讓人產生具體的理由,也沒有人相信在學校所學的未來真的用得上。

  學校一直保持差不多的樣貌,是因為幾個世代以來都是如此,而不是因為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讓我們維持下去。

  一旦決定以理解為教育目標,以充裕的時間深入探討各種主題,個別差異的存在反而成為一大功力。

  教育必須超越常識。

  擔負教育的重責大任的人,必須特別注意孩子的才能和性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enlegend 的頭像
    allenlegend

    浪子傳說

    allenleg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